建筑節能、綠色建筑是近幾年比較熱門的話題,也是國家倡導的節能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天,南陽銀通帶大家一起看一下這么多年外墻保溫對中國可持續發展的貢獻,特別是減少碳排放和霧霾成因方面。
截止到2015年年末,已經有山東、北京、天津、河北四省市正式貫徹執行居住建筑節能75%的設計標準。經濟發展比較遲緩的遼寧省,也在2015年全省建筑節能與科技工作要點中包括“城市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普遍執行節能率65%設計標準,鼓勵有條件地區率先實施75%的標準”。
那么什么是65%或75%的節能標準呢?就是以1980~1981年的建筑能耗為基準,新建或既有建筑改造后,采暖能耗能減低多少。比如北京市1981年每平方米采暖面積一個采暖季耗標準煤25公斤,1988年強制推行的節能30%的設計標準,平米耗煤就將至17.5公斤;到了1998實施節能50%的設計標準,每平方米采暖能耗降低到12.5公斤標準煤以下;以此類推,65%的節能標準將至8.75公斤標準煤,現在75%的節能標準僅消耗6.25公斤。
再重申一遍,1981年的時候北京市為建筑采暖每平方米消耗25公斤標準煤,現如今僅需6.25公斤。我們建筑保溫行業對建筑節能的貢獻率在35%左右,也就是通過我們的努力,北京市每平米建筑中有我們減少的6.56公斤標準煤。
同樣道理,處于嚴寒地區的沈陽市,雖然節能還是執行65%的標準,一個采暖期內1平方米取暖將耗標準煤31公斤降至10.85公斤,其中外墻保溫按照35%的貢獻率計算,建筑保溫行業貢獻率為7.05公斤標準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