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在我國南方推廣比較多的倒置式屋面做法,即將保溫層置于防水層之上。此類做法必須采用憎水性的保溫材料,如擠塑板等,并且保溫層上需設置細石混凝土等保護層。該做法能一定程度上避免保溫層竄水的問題,但由于保溫層上未設置防水層,水極易進入保溫層并存在于保溫層的縫隙中,如板縫、保溫板與防水層之間,一方面降低了保溫效果,另一方面,當進入冬季時,由于結冰膨脹導致保護層和面層開裂破損,影響了屋面的使用。
保溫工程盡管倒置式屋面防水層置于保溫層之下,但由于傳統防水層粘結工藝無法實現與結構層的滿粘,以致防水層與結構層之間竄水層的存在,導致滲漏。此外,維修時工藝復雜,需將防水層之上的保溫、保護、面層等構造層次全部揭除,費工費力。
無論是正置式還是倒置式屋面,除了上述構造做法存在的先天不足之外,還因為屋面構造層次復雜,現場施工受人為因素影響較大,各構造層次之間分層施工,相互影響,甚至是因為不同施工單位之間的配合問題,導致屋面各功能層未能實現設計中所需的作用。
依上述分析,現有屋面構造做法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不足:
由于屋面防水層與結構層之間存在竄水層,導致滲漏發生,并且難以修復;保溫層極易進水、蓄水,保溫層中的水分導致保溫隔熱效果快速下降;各構造層次之間分層施工、互相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