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目前外保溫做法的工程造價要略高于內保溫做法,但若以性能價格比衡量,外保溫優于內保溫,這一點已經通過大量工程實踐讓各設計、施工單位和開發商逐漸形成共識。近兩年新建的住宅工程,采用外保溫的已超過50%,外保溫已成為我國墻體保溫的主導技術。
但目前外墻外保溫做法,還沒有很好地解決施工難度大、影響外裝修等一系列技術問題,正因為墻體的“外保溫”技術的先天優勢和存在的巨大的發展空間,很多研究機構和企業都將目光和資金、研究力量集中在這一領域,以期有所突破。
我國現階段比較成熟的外墻保溫做法主要有:第一種,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薄抹灰外保溫技術。是采用粘接砂漿或者是專用的固定件,將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固定在外墻上,然后抹聚合物抗裂砂漿,壓入玻璃纖維網格布形成加強保護層,Z后加做裝飾面層。
第二種,現澆混凝土模板內置保溫板體系,是針對現澆混凝土外墻開發的。在結構施工時把保溫板(聚苯板)放在外模板內側,保溫板與墻體混凝土接觸的一面預先加工出凹槽,以便與墻體更緊密的結合。由于保溫層施工與結構澆筑同時完成,可節省粘結劑,縮短部分工期,并與基層墻體有可靠的連接。
第三種,膠粉聚苯顆粒保溫漿料外墻保溫技術體系。它以聚苯顆粒保溫漿料作為保溫層,采用機械噴涂或手工抹灰,面層再以玻纖網格布增強抗裂砂漿做保護層。施工簡便,能適應建筑體型復雜或曲面墻體保溫施工。第四種,干掛外墻保溫技術。在外墻表面做好防水層,然后安裝專用的龍骨和固定件,將巖棉、玻璃絲棉、聚苯乙烯板等保溫板固定在外墻上,將鋁板、天然石材、墻體磚等飾面材料外掛在龍骨掛件上,形成飾面層。
目前,前三種體系的工程量大概占我國建筑墻體外保溫工程的80%以上。這幾種體系雖然保溫效果好于內保溫,但要達到現階段和我國建筑節能長期目標仍有一些差距。墻體保溫技術及產品需要隨著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的提高而不斷更新,除目前常用的幾種體系外,還需進一步改進、完善已有體系和不斷開發新的外墻外保溫體系。